作为家鸡的野生祖先,红原鸡(Red Junglefowl,RJF,Gallus gallus)在推断家鸡驯化历史中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同时,红原鸡拥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未来有望成为家鸡育种的重要遗传资源。然而,现有研究表明家鸡与红原鸡之间曾发生群体混合事件,导致红原鸡的遗传多样性面临威胁。尤其是在东南亚地区,家鸡返野现象的出现,使得当地红原鸡的保护和管理更加复杂。
近日,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张亚平院士团队联合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韩建林研究员团队等国内外研究人员,对两只位于华莱士线以东的苏拉威西返野鸡进行了二代与三代全基因组测序和组装(GGsula)。研究结果显示,苏拉威西返野鸡的基因组受到了来自红原鸡指名亚种(G. g. gallus)的基因流影响。此外,分析发现,苏拉威西返野鸡基因组中存在大量结构变异,并且这些变异显著富集于与神经系统相关的通路,推测这些结构变异可能与其适应当地野外环境的能力有关。研究表明,苏拉威西返野鸡可作为研究家鸡驯化与返野过程的独特遗传资源。
该研究成果以“Genome sequencing and assembly of feral chickens in the wild of Sulawesi, Indonesia”为题发表于生物学国际期刊《Animal Genetics》上 (https://doi.org/10.1111/age.13497)。中国农科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博士毕业生Hidayat和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所博士研究生刘利生为本文共同第一作者;昆明动物所彭旻晟研究员为通讯作者。该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云南省科技厅、春城计划项目的资助以及中国西南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动物种质资源库的支持。
图一 苏拉威西返野鸡系统发育关系
图二 苏拉威西野返野鸡基因组中结构变异分布概况
原文链接: 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full/10.1111/age.13497
发布者:刘利生
发布日期:2024-12-31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