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猴适应性进化的遗传机制和群体历史


转载自中科院昆明动物所官网


10月4日,《PNAS》期刊在线发表吴东东课题组的最新研究成果“Functional genomics analysis reveals the evolutionary adaptation and demographic history of pygmy lorises”,该工作揭示了蜂猴适应性进化的遗传机制和群体历史,被选为当期的封面文章。网页链接:https://www.pnas.org/doi/10.1073/pnas.2123030119 

  蜂猴是一类濒危的灵长类动物,在进化过程中表现出许多不寻常的生理和行为特征,包括低代谢率、行动缓慢和夜行性等。蜂猴为杂食动物,主要以野果为食,也能以有毒昆虫和树胶为食物。为探究蜂猴适应性进化的遗传机制,吴东东团队从头组装了倭蜂猴(Xanthonycticebus pygmaeus)染色体水平的基因组序列,并对50只倭蜂猴和6只孟加拉蜂猴(Nycticebus bengalensis)进行全基因组重测序。研究发现,与解毒有关的GSTA基因家族在蜂猴中特异性扩张,其在蜂猴肝脏中表现出特异性高表达。此外,研究人员发现PITRM1基因在蜂猴和考拉之间表现出趋同进化。功能实验证明蜂猴PITRM1酶活性显著降低,这可能导致了倭蜂猴低代谢率的特征。他们还在倭蜂猴中鉴定到与肌肉发育有关的正选择基因MYOF,可能与其行动缓慢相关。相比较其它物种,倭蜂猴中正选择基因PER2与昼夜节律核心蛋白CRY的结合能力更弱,这一发现可能与该物种不寻常的昼夜节律有关。最后,群体基因组学分析显示,生活在同一地区的倭蜂猴和孟加拉蜂猴在过去100万年的时间里,在有效群体大小动态变化上表现出了一种逆相关关系,这意味着两个物种分化后存在物种间的竞争关系。 

  吴东东研究员(昆明动物研究所)为本文的通讯作者。李明莉(昆明动物研究所),王胜(昆明动物研究所),许鹏辉(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田航宇(昆明动物研究所)为本文的共同第一作者。该项目得到了中国科学院战略先导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云南省基础研究专项、中国科学院野生物种种质库动物分库的支持。 

发布者:

发布日期:2022-10-10

来源:灵长类进化遗传与发育学科组

链接:http://www.kiz.cas.cn/xwzx/kydt/202210/t20221010_6521899.html

登录

登录

还没有账号?点击注册